近年来,临清市把丰富的两河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文旅发展,创新开展文化“两创”工作,使文化保护传承更加高效精准、文旅产业发展更具内涵活力。全市已挖掘保护不可移动文物181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打造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1处,建成省级运河文化保护实验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2022年上半年,临清市接待游客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4亿元。加
近年来,临清市把丰富的两河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文旅发展,创新开展文化“两创”工作,使文化保护传承更加高效精准、文旅产业发展更具内涵活力。全市已挖掘保护不可移动文物181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打造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1处,建成省级运河文化保护实验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2022年上半年,临清市接待游客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4亿元。加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陆续出台政策举措助力企业发展,涌现出一批批“小而精”“小而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质量效益优势突出。它们的涌现和繁荣,悄然涌动着山东制造产业的发展活力,充分彰显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
山东将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做好“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立体式展现山东产业兴旺“有好戏”、生态宜居“有好戏”、乡风文明“有好戏”、乡村治理“有好戏”、生活富裕“有好戏”,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9月20日上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举行,一场旨在展现山东乡村振兴成果、激活乡村活力的文化盛宴即将上演。从2023年9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山东将以“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为载体,立体式展现山东产业兴旺“有好戏”、生态宜居“有好戏”、乡风文明“有好戏”、乡村治理“有好戏”、生活富裕“有好戏”,充分展示山东省新时代乡村团结奋斗的新气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长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全民国防意识。2023年9月16日是我国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踔厉奋发强国防勇毅前行向复兴”。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是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
9月24日至9月28日“2023世界友城论坛暨友好省州领导人大会”将在济南举办。当“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映入眼帘,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场活动的特点,更感受到山东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决心。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给技能人才更多职业尊荣,才能成就“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好愿景。
为深入推进绿色出行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宣传氛围,9月18日上午,2023年山东省暨济南市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共设有109个竞赛项目,其中,世界技能大赛项目62个,国赛精选项目47个(含20个新职业项目),涵盖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等六大领域,参赛选手超过4000人。山东代表团共派出选手142人、裁判109人,参加全部109个赛项比拼,参赛规模为历史之最。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文化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穿越古今,向我们奔赴而来。